2012年前三季度進口零部件出現1%的負增長,而出口汽車零部件的增速仍保持在13%左右的高位平穩(wěn)水平,汽車零部件進出口出現分化。但三季度汽車零部件出口增速減緩,僅有3%,零部件出口與整車出口的走勢反差明顯。
統(tǒng)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汽車零部件進口總額為241.49億美元,同比下降0.95%。進口汽車零部件中,發(fā)動機進口金額為16.03億美元,同比下降高達33.6%;其他零部件進口金額為225.46億美元,同比增長2.64%。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汽車零部件出口總額為437.67億美元,同比增長12.79%。出口汽車零部件中,發(fā)動機出口金額為11.51億美元,同比下降12.51%;其他零部件出口金額為426.16億美元,同比增長13.68%。
今年汽車零部件的進口國仍是集中于日本、德國和韓國,三國占進口總量的76%,而且德國和捷克等的進口增長較快。今年我國汽車零部件各子項目的進口增速,基本都低于出口增速。尤其是發(fā)動機的進口下降較大,體現海外的零部件企業(yè)國內建廠等舉措推動國產化提速明顯。
2012年的汽車零部件出口主要是美國、日本、韓國,這出口的三強占據份額的41%。也就是汽車零部件的出口風險最大的就是美國,其他國家是相對中國的貿易逆差損失小的。尤其是針對歐洲的汽車總體貿易逆差嚴重。前三季度汽車零部件出口占到汽車商品進出口總額的81%,出口仍是零部件行業(yè)大頭,順差196億美元。
其中,順差項目最大的是汽車輪胎,達到100億美元,而汽車車輪也達到順差32億美元,由此也導致美國的雙反調查。而汽車電子的出口貿易順差較多,達到60億美元。出口量最大的汽車輪胎和車輪的出口依舊沒有受到歐美制裁的太大影響,說明我們的耗能企業(yè)的生命力很頑強。
由于近年外資大量涌入擴張了汽車零部件的出口能力。發(fā)達國家的汽車零部件的制造成本較高,跨國公司正在將汽車零部件行業(yè)中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向低成本國家和地區(qū)大量轉移。
中國勞動力成本偏低的競爭優(yōu)勢成為國外零部件商向中國轉移生產基地的最佳選擇。很多國外的汽車零部件企業(yè)到中國合資或獨資建廠。
一方面對大型跨國公司生產技術和加工能力的引進和吸收,強化了中國汽車零部件的出口競爭力,另一方面跨國公司全球采購體系為國內汽車零部件提供了出口平臺,擴大了對外出口規(guī)模,與此同時,制約了汽車零部件的進口,造成了目前汽車零部件進出口分化的局面。
但相關統(tǒng)計顯示,由于從三季度起汽車零部件出口增速有所減緩,今年汽車零部件出口增長將明顯放緩到10%以下。
未來中國宏觀經濟外部因素將發(fā)生一些值得關注的變化;原材料價格上漲,出口優(yōu)勢下降。較低的原材料價格和人力成本是我國汽車及零部件出口的固有優(yōu)勢。而近期原材料繼續(xù)漲價,同時人民幣升值帶來換匯成本增加,造成汽車零部件出口利潤率縮減。
因此,國產汽車零部件在不具備核心競爭力的情況下,原材料市場價格普遍上漲,企業(yè)生產成本上升,行業(yè)成本壓力增大,都將對今后汽車零部件出口市場帶來不小的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