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综合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日韩一区二区视频播放|亚洲欧洲日韩国内高清|在线视频亚洲一区

下載手機汽配人

斯太爾黃金時代正在遠去 重卡新平臺上位

作者: 汽配人網 發(fā)表于: 2015-01-15
  斯太爾系引導了重卡行業(yè)發(fā)展了20多年,現已日漸勢弱。
  
  每一家重卡企業(yè),無論其與斯太爾平臺親疏,都在不同程度地“去斯太爾化”;而斯太爾的主干零部件制造商,也都在變臉。
  
  斯太爾嫡系的“去斯太爾化”,整車企業(yè)基本兵分兩路:一方面加速推出全新的重卡平臺;另一方面在老斯太爾平臺的基礎上不斷“整容”。而非嫡系,則不斷減少其產品中的“斯太爾元素”。零部件企業(yè),則增加了非斯太爾體系的產品。
  
  斯太爾嫡系:新平臺加緊上量(全產業(yè)鏈化)
  
  斯太爾嫡系企業(yè)——中國重汽、陜汽重汽和上依紅,這三家企業(yè)起家產品的駕駛室?guī)缀跻粯樱杭饧獾能娷嚇忧澳槨2贿^,當前,這三家企業(yè)的產品中,全新的非斯太爾的駕駛室已占據了主流,而斯太爾駕駛室也不斷被整容,與原有外形差距越來越大。
  
  自這三家企業(yè)分家起,陜汽與重汽就先后引入新的駕駛室。陜汽在2003年時引入了曼F2000車型,中國重汽拿來了沃爾沃的駕駛室。此后的數年時間,這兩家企業(yè),都是兩種駕駛室并存:陜汽的德龍系列,是在曼F2000基礎上改進而來;重汽的豪沃系列,是在沃爾沃的駕駛室基礎進行改進。
  
  另外,這三家企業(yè)也都對斯太爾駕駛室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進,并分別形成了自己的拿手產品:重汽的斯太爾王、陜汽的奧龍以及紅巖的金剛。這三類斯太爾駕駛室的產品,直到現在,也仍然在這三家企業(yè)中占據一席之地,不過,這三家的“斯太爾駕駛室”被不斷整容,現在猛一看,已很難找到當初的樣子。
  
  說到新平臺,紅巖自2007年與上汽、依維柯合資后,就引進了依維柯車型,同時還引進了菲亞特的發(fā)動機科索9。2009年,紅巖杰獅上市,此后,依維柯平臺開始逐漸上量;2010年,新金剛上市,新金剛是依維柯的駕駛室,但底盤系統(tǒng)仍然是斯太爾。近年來,杰獅車型銷量逐年攀升,2014年,杰獅幾乎已經占到了上依紅的半壁江山,保持原斯太爾駕駛室的老金剛在2014年僅有2000輛的銷量。
  
  中國重汽則在2009年引入德國曼作為股東。同時引入曼TGA平臺:包括發(fā)動機、車橋、從中卡到重卡共10種前軸、后驅動橋9種、分動箱4組,能夠衍生的車型達到4563個。同時,TGA平臺上歐Ⅲ、歐Ⅳ和歐Ⅴ發(fā)動機生產技術的使用權也納入到合作協議中。經過了5年的消化、吸收并運用在不同車型上,中國重汽完全建立起了一個全新的“曼”平臺,這個平臺不但包括駕駛室、發(fā)動機和車橋,還包括一系列給曼車型配套的零部件體系:比如斯凱孚的軸承、ZF的變速箱,另外,還新開發(fā)了一系列配套商,包括美鋁的車輪和倍耐力的輪胎等等。
  
  2014年,是重汽曼產品全面進入市場的一年,曼平臺產品銷量達到1萬輛;而2015年,重汽希望曼平臺產品能夠突破3萬輛,并且占據銷量份額的1/3。另外,重汽還收購了匯眾的重卡平臺,這個當初引進的奔馳車型,現在成為重汽的豪瀚系列,不過銷量并不大。
  
  陜汽從重汽分家后,就決心在斯太爾平臺之外再起爐灶,此后引進曼F2000駕駛室。2003年,陜汽德龍F2000下線;2005年,陜汽與康明斯合資發(fā)動機公司成立。假如按照這個軌跡發(fā)展下去的話,陜汽也許是最早一個去斯太爾化的企業(yè)。不過,世事難料,就在2005年,濰柴收購了湘火炬持有的陜汽重汽的51%的股權,自此,陜汽便成為最“斯太爾”的企業(yè),其黃金供應鏈為:濰柴發(fā)動機+法士特變速器+漢德車橋。在隨后的日子里,陜汽不斷成長,最終成長為一個“不合資、不引進產品、業(yè)績卻不斷提升”的重卡行業(yè)中的“另類”。2009年,全新升級的德龍F3000上線。隨后,德龍M2000與德龍M3000接連上市。2014年商務年會,推出了全新一代車型德龍X3000。
  
  2014年,德龍系列車型已經成為陜汽的主力產品。從外形上看,陜汽德龍產品已經跟斯太爾沒有什么關系,奧龍在陜汽產品的份額進一步減少。
  
  非斯太爾嫡系:自制零部件加強
  
  非斯太爾但又與斯太爾有關系的企業(yè):解放、東風、歐曼、江淮、華菱、北奔和大運,這些企業(yè)的駕駛室都不是斯太爾的,但是零部件大量或部分采用斯太爾系列產品.近年來,也都在增加自制零部件的比重。比如,一汽集團的錫柴與大柴,東風集團的自產機與東風康明斯,福田歐曼啟用福田康明斯以及奔馳發(fā)動機,華菱則有全套漢馬動力系統(tǒng)。
  
  對于這些非斯太爾嫡系的品牌來說,從外形上看,跟斯太爾關聯不大。伴隨著各企業(yè)底盤系統(tǒng)引入其他的供應商或者自制,現在內在跟斯太爾也漸行漸遠。
  
  另外,重卡行業(yè)中,還有入市不久的聯合卡車和今年剛剛進入市場的四川現代。聯合卡車的車型是全新設計,配套的發(fā)動機與玉柴合資生產的聯合動力;2014年新進入的四川現代創(chuàng)虎,其與斯太爾體系沒有任何關系,不但車型完全是韓國現代的,就連發(fā)動機也是現代(現在也有部分配裝玉柴發(fā)動機)。這些新進入者跟斯太爾也沒有什么關系,他們的進入也是在稀釋斯太爾系在重卡行業(yè)的份額。
  
  說到底,現在,最斯太爾化的恐怕就算是山西大運了。據說,大運董事長遠勤山,現在可是濰柴的座上客。誰能想到,這個在2009年、2010年時要花更高的價格才能買到濰柴發(fā)動機的企業(yè),現在竟然是最不折不扣的濰柴擁躉呢?
  
  斯太爾系零部件企業(yè)的“去斯太爾化”
  
  另外,還要說到一點的是,斯太爾零部件本身也在變臉。
  
  比如濰柴,這個在重卡發(fā)動機市場配套中占了1/3以上份額的配套商,也在開發(fā)新的平臺。濰柴在2008年推出了藍擎系列發(fā)動機。這個發(fā)動機是跟奧地利AVL公司合作的產品,雖然其間仍跟斯太爾原發(fā)動機有著千絲萬縷聯系,但畢竟這是一個重新開發(fā)的平臺,其存在本身就是在去斯太爾化。
  
  再說,法士特變速箱,其在重卡市場占據了70%的份額。不過,上世紀80年代法士特就引進了伊頓的雙中間軸變速器,自此,在這個基礎上不斷改進,而美國的伊頓和奧地利的斯太爾是沒什么關系的,因此,應該說在變速箱上,整個行業(yè)早已“去斯太爾化”。
  
  再說車橋,斯太爾系漢德車橋本身在整個重卡行業(yè),配套份額并不高,主要給陜汽配套,而東風、解放、重汽、歐曼、上依紅、江淮、華菱以及北奔基本有自己集團內部或參股的車橋公司的配套產品,用漢德車橋的配套車型并不多。另外,近些年來,漢德也引入了曼車橋,并且曼車橋在漢德車橋中的份額也在不斷增加。
  
  因此,一方面是斯太爾嫡系企業(yè)引入了新的平臺,一方面是非嫡系斯太爾企業(yè)整車企業(yè)開始減少對斯太爾系零部件企業(yè)的配套,再有一方面,就是斯太爾零部件企業(yè)本身也在發(fā)生著變化。
  
  斯太爾的黃金時代正在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