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xù)數年的新能源車熱已經讓人們有點審美疲勞。大概從2010年開始,之后的每一年,都有專家稱為新能源車元年。實際上,在一些雷聲大雨點小的車企宣傳背后,新能源車在近幾年并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市場。
但是,在我們還是以老眼光看待新能源車的時候,情況悄然發(fā)生了質變。繼近兩年接二連三頒布的利好政策之后,國內新能源車市場在這個秋風送爽的9月,再次迎來一項優(yōu)惠政策的“東風”。從9月1日至2017年底,國家對購置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購置稅。加上之前的一系列補貼政策,新能源車的購車成本已經貼近市場接受的底線。在近期新能源車扎堆上市的背后,真正意義上的新能源車市場已經形成。
政策利好
新能源車遇宏觀環(huán)境“溫床”
基于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瓶頸和成本因素,以往的新能源電動車很大程度上只是存在于政策層面和技術層面,真正在市場上沒有多少競爭力。但是近期,特別是在9月1日起新能源車免購置稅之后,經過以往多次政策利好因素的層層累積,新能源車市場已經具備了茁壯成長的“肥沃土壤”。
據悉,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底,對獲得許可在中國境內銷售(包括進口)的純電動以及符合條件的插電式(含增程式)混合動力、燃料電池三類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在工信部、國稅總局發(fā)布的《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第一批)》中,江淮汽車、比亞迪、東風、奇瑞、北汽、廣汽、上汽、四川汽車、宇通客車、金龍客車等超過20家車企、共113車型入選。
其實,國家對新能源車的政策性補貼和優(yōu)惠措施一直都在進行。比如,從2014年1月1日起,國家層面統(tǒng)一出臺了新能源汽車新一輪的汽車補貼政策,多地政府也陸續(xù)公布了新能源補貼車型目錄,以及免牌照、地方性補貼等細則。在業(yè)內人士看來,這切實體現(xiàn)了國家對于新能源汽車發(fā)展的重視程度。
尤其在7月份,對新能源車的優(yōu)惠政策更是頻頻出臺。7月9日,國家確定對獲得銷售許可并符合相應條件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7月13日,國務院相關部委共同制訂并印發(fā)了《政府機關及公共機構購買新能源汽車實施方案》。7月21日,國務院辦公廳又發(fā)布了《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指導意見》,針對充電難、購車貴、地方保護等多重難題進行逐一解決。多項政策的持續(xù)利好,為新能源車的加速發(fā)展提供了宏觀環(huán)境的“溫床”。
補貼+優(yōu)惠
電動車價格初具競爭力
隨著新能源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政策優(yōu)惠的持續(xù)進行,新能源汽車無論從價格競爭力還是目前的發(fā)展勢頭上,都展現(xiàn)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首先從價格上來看,經過政府補貼,免牌照和免購置稅之后,電動車的價格已經初具競爭力。以上汽榮威e50在北京地區(qū)的銷售為例,官方定價23.48萬元,根據國家2014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和相關標準,這款車型在北京地區(qū)除了享受國家補貼的3.325萬元之外,還享受北京市地方1∶1的補貼金額3.325萬元,上汽讓利2.55萬元,折算后實際售價為14.28萬元。如果在目前補貼和讓利的基礎上再免去1萬元的購置稅,那么消費者在北京地區(qū)購買一輛上汽榮威e50所需花費的購車成本將進一步降低,價格上的競爭力足以匹敵國內傳統(tǒng)的經濟型轎車。